屏東縣98年度生命教育---我是謝坤山---心淂寫作(報告人:信義國小5-3蔣瑜庭)
書名:我是謝坤山
作者:謝坤山
出版社:謝坤山工作室
故事內容:
如果你只剩一個眼睛,會不會哭泣?如果你少一隻腳,會不會悲傷?如果你失去兩隻手,會不會痛不欲生?要是你同時喪失了一個眼睛、一隻腳、兩雙手,你還活的下去嗎?但這件事卻發生在謝坤山身上。
謝坤山從小就生長在貧困的家庭中,平時就靠父親撿破爛維生。但窮歸窮,窮並不磨少了他的志氣,他從小就挑起了分擔家務的擔子,吃苦耐勞也練就了他一顆感恩的心與不向逆境低頭的毅力,他深知一分耕耘,一分收穫的道理,從小就認真打拼的工作,為的是幫家庭分擔些家務。謝坤山從小為了貼補家用,國小畢業以後就出去工作,他吃苦耐勞,十六歲那年,謝坤山在一次工作意外中遭到電擊,失去了雙手和一隻腳。但他並沒有向命運低頭,還開始用嘴巴咬著鉛筆練習畫畫,之後離家四處學畫,經歷許多的挫敗和考驗,在陳惠蘭老師鼓勵下,他拜畫家吳炫三為師,成為國立藝專美術科旁聽生,展開新階段的習畫過程,也結識了他未來的妻子林也真。謝坤山開過畫展、也得到國際口足畫會肯定,在他接觸慈濟後,更深刻體認到生命的價值,而證嚴上人送他一句話「好手好腳」,讓他下定決心回饋社會,開導青年學子、鼓勵和他一樣的殘障朋友重新站起來。謝坤山說:「每一次我跌倒的時候,身旁總有許多朋友扶持我,我願意將自己奉獻出來幫助更多的人!」
民國六十九年,他得到名畫家吳炫三先生的指導興鼓勵,白天學畫,晚上讀補校,精勤地學了七年的時間,完成高中的學業。那段日子裡,他將生命的熱力發揮在畫布上,並且曾六次參加全國性比賽,雖然每次都落選了,但他仍然勇敢地一次次跟自我的創作挑戰,最後,終於成為全球的知名人物。
藝術的世界讓謝坤山忘記了自己的殘疾,產生了相當大的鼓舞,1980年他師事陳惠蘭和畫家吳炫三、勤勞的耕耘他在繪畫上的醒思,並回到學校完成國中、和高中教育。這段時間他與妻子林也真相戀,最後結婚成家,生了兩個女兒、並成為台灣知名的職業畫家。目前謝坤山也是國際口足畫會的亞洲理事。他曾在1996年獲得第34屆全國「十大傑出青年」。謝坤山之故事,被選入臺灣高級中學英文教科書中。
讀後心得:
謝坤山雖然沒有手,但是他不放棄,他認為只要不向逆境低頭,不管什麼事都能克服,他小時候家裡就很貧困,但他卻還是很樂觀的面對,他為了貼補家用,國小畢業就沒有讀了,他家雖然困苦但是他很堅強、樂觀,他抱著「山不轉, 路轉; 路不轉, 我轉」的理念,克服這一切,他說:「自從我受傷以後,我就懷著感恩的心。」因為我看到父親的偉大--------阿公沒有讓父親受過一天教育, 父親卻讓我受了六年國小教育。我認識字﹑聽得懂﹑也看得懂, 可以自我掌控時間。謝坤山努力的學畫,最後得到大家的肯定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